爱好集邮文革期间“不收手”偷偷收藏邮票
上世纪60年代初,刚上初中的杨东辉,就开始收藏邮票。那个年代,信件往来很频繁,他看到那些邮票好看,又有趣味,于是就从信封上取下来,然后粘在自己的作业簿或者白纸上。“那时候收藏邮票,并不叫集邮,只是单纯地玩玩而已。”杨东辉回忆称,一到下课时间,他就会跑去学校的图书馆,翻阅集邮杂志,了解邮票的新信息。
当时收集邮票的渠道很窄,除了从亲朋好友信件上取下来的外,就是与同学交换。那时,在武汉上大学的阿姨总会给他带回不少的邮票,而且有意外的惊喜。他翻阅集邮册,找到武汉长江大桥的邮票,告诉记者:“这是1957年发行的邮票,是阿姨从武汉带回来给我的。”
文革开始后,集邮被划为走资派的小资行为,集邮杂志和各种集邮报纸都被停刊,而集邮者一旦被发现,就会被批斗。那时,大家都小心翼翼行事,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批斗的对象。但因此把多年收藏的邮票丢弃,并且停止集邮,这让杨东辉很难做到。
他把作业簿里的邮票,都藏在毛主席语录等革命题材书本里。别人来检查时,看见他小书柜上摆放的都是毛主席语录等革命题材书本,就没有翻开来查看,杨东辉暗自窃喜。但没有了杂志和报纸提供的邮票新信息,也不能随意地跟别人交流邮票信息,他集邮就变得比较困难。
他只好暗地里留意邮票的新情况,时刻关注亲朋好友的信件,遇到喜欢的,就偷偷收藏起来。他指着一枚两个女演员正在耍杂技的邮票说:“当时邮递员送信给我妹单位的同事,我眼尖,立马就看上它了,于是通过我妹妹,兜兜转转地要了这枚邮票。”
忍痛割爱转让黄山风景邮票结交南宁藏友
1963年发行了一套黄山风景的邮票,风景靓丽。杨东辉在杂志上见到后,很是喜欢,但是在玉林,杨东辉找不到那套邮票的踪迹。后来他的阿姨从武汉给他带回了两枚50分的黄山风景邮票,虽然盖有邮戳,但也让他兴奋了好久。他的一个好友看见之后,也爱不释手,于是他就送了一枚给好友,剩下的一枚,他就放在集邮册里收藏。
后来有一天,一位来自南宁集邮协会的藏友,辗转找到他,问能否把他手头上的黄山风景50分转让。 “我愿意用80枚邮票换你这一枚黄山风景,你就让给我吧。”对方语气诚恳地说道,同为集邮者,他明白收藏到一套邮票的可贵和困难,也明白那种迫切的心情。他考虑了几分钟后,决定让出那枚邮票,“只差一枚就可以凑成一套邮票了,多不容易啊,而我才有一枚,只好忍痛割爱来成人之美了。”杨东辉告诉记者,交换邮票后,他们就成为了好朋友,在集邮上互相帮忙,互通有无。
杨东辉在集邮杂志上,见过石林70分的邮票介绍,他花了不少时间,在玉林城区及周边地方寻找,但一直都找不到,于是他写信给南宁那位朋友,请求帮忙。朋友一直用心帮他寻找,一个多月后,他收到了朋友寄来的石林70分邮票,心里乐开了花。
黄山风景那一套邮票,杨东辉盼了十多年,直到上世纪80年代,他在邮票市场上,发现了一套完整、全新的黄山风景,于是花了80元钱,痛快地买了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