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剧,犹如是一壶名茶,须细细品味,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体会其神韵和余香绕舌的醇美。穿越时空,凝视岁月的沧桑,那美丽已有几分古典。沿着京剧二百多年所走过的旅途,似看到了一座座的里程碑,而其中最辉煌的一座无疑就是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《贵妃醉酒》。“海岛冰轮初转腾/见玉兔/玉兔又早东升/那冰轮离海岛/乾坤分外明/皓月当空/恰便似啊嫦娥离月宫/奴似嫦娥离月宫/好一似嫦娥下九重/清清冷落在广寒宫”,不熟悉京剧的人听到这曲委婉缠绵的四平调唱腔,都会涌起一股莫明的亲切感。
在中国疆土,谁人不知道“杨家将”,谁人不知道“天波府”?杨家祖孙三代抗辽保宋、英勇杀敌、死不回头。“血战金沙滩”的悲壮与惨烈,催人泪下,男人牺牲了,佘太君、穆桂英等女人继承遗志继续战斗;主人战死了,杨排风等家丁、丫环也要继承遗志继续战斗,杨门女将的接力为杨家留下了更光辉的征战豪情。 杨门女将,人人骁勇,个个英雄,有老当益壮的佘太君,有“大破天门阵”的穆桂英,有杨家滴传枪法的八姐九妹,甚至连那个烧火的丫头杨排风,也能挂帅领兵,驰骋疆场,怎能不让人千古赞颂?怀着崇敬之心,杨门女将的故事在民间以各种艺术形式流传,京剧形式表达的《杨家女将》,融合了唱、念、做、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,更是把有血有肉的杨门女将形象展示得尽致淋漓。
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发行了中国京剧艺术系列(第一组)彩色金银纪念币一套,其中的一枚5盎司银币背面图案为“杨家女将”京剧造型图,女将们英姿飒爽的风姿在现代艺术的映辉中就像五朵铿锵玫瑰,迎风而傲。
该套金银币正面的主体形象为北京颐和园德和大戏楼,它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戏楼,建筑得很有特色,翘角重檐,朱栏绿柱,由专供慈禧看戏的颐乐殿及其两庑供王公大臣看戏的看戏廊组成。币面刻画与背面的贵妃醉酒恰好相左,简朴而不失雅致,从表现京剧名段到最具代表性的戏楼,无疑是对于主题“京剧艺术”的一种完整诠释。
在本色为底的镜面上,杨家女将个个精神抖擞,充满斗志,把女中巾帼的豪气一展无遗。血褐色的杨家号旗正中立,这具多年来征战沙场的号旗,滴溅了多少杨家将的鲜血,倾注着多少将士力竭声嘶的呐喊,无数杨家军倒下去了,但杨家旗却在女将的手中保持屹立不倒,着实令人敬佩。守护在杨家旗旁边的是佘太君,深红帅袍随身披,虽年事已高但依然脸色红润,满面光彩,矍铄的眼神直视前方,一副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。在她左手边的是全副武装的穆桂英,其身上插着多支令旗,随时发号施令,显出了她作为先锋的威风凛凛。八姐九妹手持杨家枪分站两旁,已摆好架势,严阵以待。就连站在佘太君右手边的杨排风,仿佛也有点按捺不住,目眺远方,跃跃欲试。币中人物虽众多,但在长方形的币面上,编排穿插得非常好,丝毫没有显示出一点拥挤,更有种相互顾盼,各展其神的艺术美,使得杨门女将的大将风范有了更酣畅淋漓的展现。
此币用细腻入微的工笔,对每一个人物的神态都作了独立的刻画,神合却貌离,显出了设计师艺术的骨力,也更符合京剧艺术中的人物造型。在设计师营造的这种氛围下,没有硝烟弥漫,但我们仿佛听到了呐喊阵阵,没有冲锋陷阵,却能感觉到战斗的激情在澎湃。杨门女将在银币的艺术映辉下更具有独特的京剧艺术魅力。
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,融合了很多地方的元素,包括了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、流行于湖北的汉剧、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以及流行于陕西的秦剧,又叫梆子。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,于嘉庆、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,互相影响,逐渐接受了昆曲、秦腔的部分剧目、曲调和表演方法,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、北京土语,逐渐融合发展。也正因此京剧的观众群跨越南北,广受欢迎。
中国京剧艺术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,吸收了昆曲、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逐渐演变而成的,它的形成仅仅两百年的历史,却包含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,被誉为我国的“国粹”。京剧脸谱与京剧表演艺术一样,是与演员共同呈现在舞台上的艺术,被视为“国粹中的国粹”。
联系人
电 话
微 信
Q Q
联系人
电 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