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孩子的眼神中,我们看得见天堂”,这是古希腊的谚语。东西方的审美观在这一点上倒是完全一致的。儿童在嬉戏中,生动活泼的姿态,专注喜悦的表情,稚拙可爱的模样,不只让人心生怜爱,更能感受到童稚世界的无忧无虑,是画家喜好的题材,这种以孩童嬉戏为主题的画作,称为「婴戏图」。
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“中国古代名画系列”第二组正是选用宋人画选中的数幅婴戏图作为表现题材,以四季孩童的活动为主要表现对象,嬉笑玩闹,天真烂漫的意趣童贞跃然于币上,各局部精细斗绘,造型姿态掌握得外,更值得称慕的是传神的技巧与意境的呈现。这套纪念币包括5盎司金币、1/2盎司金币(2枚)、1/4盎司金币(2枚)、12盎司银币、5盎司银币、1盎司银币(4枚)。
该套纪念币共同正面图案是故宫角楼,背面分别选用了不同时节、不同服饰,不同的花卉与场景设计,以及各异的孩童嬉戏场面。虽然表现手法有所区别,但都是一幅妙趣横生可爱生动的古代儿童戏闹图景,其中的经典当推“冬日婴戏图”系列金银币(共十一枚)。描绘两个儿童在花下嬉戏的情景:初秋的庭园,假山旁蜀葵与菊花、野草盛开,两个满脸稚气的小孩在舞动手中旗杆,与顽皮的小猫嬉戏。男童正俏皮地斜睨一瞥,全神贯注注意着猫的动向,沉浸其中,动作笨拙而虎头虎脑,逗人喜爱。旁边头梳发卷的女孩像他的姐姐,正用手指轻轻阻挡着,以防男童贸然行动,一边还举着旗杆,故作老成的动作却不由让人开怀一笑,揭示出她稚气未脱、天真烂漫的童心世界。铸币大师运用线条的功力深厚,富于轻重、长短、转折、顿挫的变化,从弟弟上衣笃厚、方正的笔划,到姐姐纱裙流畅圆润的行笔,假山错落结合,石质显得坚厚湿润而有立体感。花卉皆勾勒精劲,雕刻极为精细,展示了在这方面的高深造诣,充分发挥了原作的优势,亦通过钱币铸造的特殊工艺,进行了最细致的诠释,通体透出憨厚、意趣的孩童世界,给观者最纯粹的美学享受。
选用“子孙和合图”入币的则有1/2盎司金币、1/4盎司金币和1盎司银币各一枚。此图描绘了三名孩童在花园中戏水船,他们的身边荷花正盛。主题撷取童“子”、“荷”花的谐音而成“子孙和合”之寓意,透露出追求福多子多的吉祥意义。在雕刻过程中,将原画中的柳树、月季、嫩竹等剪除,仅余数丛杂草点缀,使币面简练中显得更加饱满,有力地深化和强调了“子孙和合”的主题。另有“夏景婴戏图”银币和“秋景婴戏图”银币各一枚。分别刻画了三位孩童于两季在花园中嬉闹玩耍的场景,有趣的是,从孩童的发饰、造型、神态乃至山石花木来看,俨然“秋去冬来,物非人是”的滋味。
观赏“婴戏图”系列纪念金银币,岁月的无情流逝已经不是重点,四季婴戏图主题统一,构图错乱有致、线条细腻柔和、婉转曲折、丝缕薄发间倍见设计与雕刻功力,既满足了人们的视觉欣赏趣味,又能深入表现婴戏这一古代民俗生活中最富生机的场景,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恰如其分地融合与再创造。由于这套纪念币发行时间较早、发行量又很少,题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,铸造工艺的精美使得该套币的市价逐年递增,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。目前市面仅有少量银币套装出现外,几乎是难觅其踪。巧合的是,1996年,台湾省也发行过一套纪念币,选用的图案是苏汉臣的《秋庭婴戏图》,同一题材两岸发行,这在钱币界也是一桩难得的美事,如有机缘,或可寻得,与骚人韵士共赏之。
联系人
电 话
微 信
Q Q
联系人
电 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