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来,网上收购产品票的人又多了起来,买卖两旺。
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。很多京沪邮商收产品票,85年到91年的很多票低档的很好收,高一点就有不少人拿出来卖。
92年到97年的票是打着用掉不少,但是一收也有不少人拿得出来。因为那几年的发行量相对于现在来说都是有大的量,而且还有一些邮商或者投资者手头的的沉淀。
98年99年的票发行量很大,但是一收居然越收越高。周恩来、三中全会涨幅是惊人的。这两年是最垃圾的,发行量整体高达三千万左右,消耗也很疯狂,很多特别垃圾的人反倒没多少人去刻意留。一有需求只能往上涨。
现在有不少人觉得2006年的票发行量是近20年来最少的,可是2006年是最后一年80分平信邮资年份,消耗其实很有限,票源只是邮票被国家控制的,出来显得不多罢了。2000年开始的票无论题材印制质量都要较90年代的票好得多。2000年到2005年是消耗最疯狂的几年,发行量却在连年减小。就拿2003年的票来说,2003年的票可不光就一个《非典》少,很多量都很少。众所周知,2003年每个票都发行了小版张,2000年开始发行了好多个短腿已经使邮市抽了不少血,人们也厌烦了,面对铺天盖地的一个接一个的小版张,邮人只能拿脚投票,不少小版张甚至就是花票价格------去寄信用了。那么2003年的大版就更不用说了--------当花票往死里用呗!!!
中国的邮市经历过很多中心炒点,80年代90年代把小型张看得很重,于是票张的发行比例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0到15比1,到最后的近1比1。小型(全)张面值高且使用面窄而设计印制水平日益滑坡使之日益成为鸡肋!加之2000年开始的短腿小班长泛滥成灾,小型(全)张不做泰坦尼克号已经不可能了。现在有的人认为,小型张小全张,打折消耗了几年了,有价值。确实是当花票用掉点了,但跟同期的套票消耗程度比起来差远了去了,今后还将是鸡肋------哪怕是涨上去了!
2000年开始的小版张经历了最初的热捧,到最后全面开花也让人无法接受。至于03小版吹捧的人喜好的人看好的人很多,上涨理由基本上连一根头发丝都不肯放过。不过,今天有个问题日益显现了出来---------很多小版张参加过京沪炒作战斗,价格上来以后品相就是个大问题。
早在青葱岁月,俺也卖过花票,有两句话记得还很清楚。有个老头就说,“有一臭必有一香-------这就是辩证法”。还有个卖花票的大姐说,“就看谁能留得住”。这些话已经应验了------当年的打折花票垃圾货涨上去了而且价格还很坚挺!!!我个人觉得票贵张贱是必然的。还有很多看不见得东西会通过时间之窗慢慢显现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