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5日,三轮龙票发行。在这之前,龙版票期货出现,小版50元,大版150元。随后龙票进入人们的视线,并大肆炒作,但邮政公司的售票窗口却始终不见踪影。邮票市场缺乏法治,我们缺乏理智。
1月30日,龙票空量上涨,至2月8日见高385元,整个邮市唯三轮龙票一支独秀,其他票品跟涨无力,就地徘徊。市场混乱,龙票虚涨,致使大盘丧失勇气,我们缺乏信心。
在龙票看似疯狂的市场,很多版块却“我自岿然不动”,其龙头品种更是乏善可陈,可见三轮龙票并未托起大盘,也托不起大盘。然而当前的邮票品,可投资的品种何止只是大小版龙票、生肖系列、丝绸系列!80猴票只有一种,但多数人的投资思路依然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。可见,我们缺乏联动投资意识,缺乏创新观念。
这就是一旦有人另辟蹊径就遭遇攻击的原因所在。这是一个没有理智的市场,难道众多的邮票品只有生肖邮票可投资,只有龙票可入法眼?我们站在一群羊中,只知道在一支羊身上薅毛,因此冬天一到,此羊就死掉。
新中国以来,中国邮票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,也经历了大致6个阶段。文革前17年(1949-1966),文革中10年(1966-1976),文革后3年(1977-1979),改革开放30年初期6年(1980-1985),改革开放30年中期22年(1986-2008),改革开放30年后期。这6个阶段,唯到了1997年邮票的收藏与投资概念(邮市开放)才开始光彩照人,随之投资主体不断发生变化,不同的社会时期投资主体有不同的特点。但十几年来投资与盈利方式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,即收集筹码,待价高沽,邮票只是作为一般商品的属性,从左手倒到右手。邮市仅仅停留在一个典型的贸易市场中,我们期待的文化分层关系并未得到充分“绽放”。即大中国文化特色还不能通过更高雅的分销渠道,走上家庭的收藏架。我们缺乏长远的思想,不懂大国意识。
那么更好的收藏是什么,更理性的投资又是什么?有没有?有。但这个市场缺乏权威指导,缺乏品牌指引。原因是我们缺乏研究,还很浮躁。更大的原因是邮政公司不是我们的“朋友”,而是我们的“敌人”。
然而,事物总是要向前发展的。不管如何贬低邮政公司,如何职责市场混乱,邮市的能量已经在不断聚集,一种内在的力量已经簇拥我们向前。现在再回头看看由2009年—2010年掀起的这场市场行情及其特点是什么:不管发行量大小,要看消耗量多少,消耗出精品不是一句空话。编号票及其此后的一些消耗邮品,清晰地投资思路告诉我们:投资消耗大的邮品就能赢就能长久。市场精确显示:无论是编号中的白毛女、红旗渠,还是97年后的二轮龙、农业税、非典、古桥;无论是小本票中的鸡本票、白鳍豚、柳毅加标,还是贺年片中的一轮生肖贺年片、2009年的3号有奖贺年片(错手片红),无一不是因消耗大而持续上涨的优秀品种。这些品种越是上涨越是有人买,越是有人买就越会加速筹码分散,筹码越是分散就越是沉淀的多,反之筹码更少,形成良性增值效应,创造经典赚钱品种。
这就是本轮行情将要经历或正在经历的投资特点。从消耗大的邮票品中寻找更佳的投资品种,而非跟从所谓的热点“提心吊胆”。看到这里,不知各位有无投资心得……
这段时间,有些资金已经紧紧顶上了贺年片,开始打贺年片的注意,甚至有人开始预言今年是贺年片年。这说明有人已经开始在研究新的投资主体,在开始细分市场。因为贺年片在邮政窗口大量销售是公开的,消耗充分也是彻底的,邮政没有库存。这正是大资金关注的理由,符合投资要点,也吻合本次行情特点,后市必然看好。从文化的角度讲,贺年片集中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本质:仁义礼智信,忠义忠孝是核心。随着物质的发达,人们可能会从由收藏邮票的画面感,开始到收藏“记忆”与渴望美好愿望的转变。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心理的需求,而非纯文化画面的享受。贺年片则是每个人梦中情感的桥梁,这不得不说是时代变化的结果,儿时的回忆或许就在这张小小的贺年片里。
转变,并改变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需求,这种需求是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激发人们内心需求的“返璞归真”。只有转变与改变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。因此,对于投资而言,我们更缺乏迅速地改变投资主体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