鉴定估价

“古琴”邮票背景图文解读

发布人: 发布时间:2013-02-22 14:45 浏览次数:5388 次

  我国邮政局2006926日与奥地利邮政联合发行的一套2200r22《古琴与钢琴》特种邮票,由于设计精美,印刷工艺和材料新颖,受到了邮人的普遍喜爱。笔者在反复欣赏这套用特殊油墨印刷、凸显于纸面的邮票主图的同时,更被其第1----“古琴邮票那素雅而丰富的背景设计所吸引。 这枚邮票背景图案,采用的是经过淡化处理了的、坐落在武汉市汉阳桥头的龟山脚下、月湖之滨的古琴台(又名伯牙台)图案。古琴台是相传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地方。春秋 时代,楚国有两位音乐知音----俞伯牙和钟子期。伯牙会弹琴,子期善辨音。一天,俞伯牙船泊汉阳江边,奏高山流水曲,无人知其意,惟钟子期听后,称赞其巍巍乎,若泰山;汤汤乎,若江河!”伯牙甚喜,遂与子期结为知音,约好翌年再会于此。谁知等到来年,子期已经去世,俞伯牙便在子期的坟前,弹奏一曲 山流水以谢知音。奏罢,伯牙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琴。《警世通言》上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写的就是这个故事。后人感其情谊深厚,在这里建筑了琴 台。古琴台的主体建筑是一栋单檐歇山顶式、前加抱厦的殿堂,四周有回廊,正面檐下匾额上书高山流水四个大字,雕梁画栋,金碧辉煌;堂西侧是表现 故事的大型雕塑;堂前是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,台中有一方碑,碑高175米,上刻琴台二字和伯牙抚琴图。据《宋皇书录》记载,北宋时即有琴 台,后来几经兵火,主建筑荡然无存。清嘉庆年间(17961820),湖广总督毕秋帆重修古琴台,复其旧貌,并请汪容甫作《重修琴台记》。该文文词典 雅,传诵一时,当时曾出现过都人次游,曾无旷日的景象。后颓败,新中国成立后,1957年又重修古琴台。琴台四周石栏饰以浮雕,刻有伯牙摔琴谢知 等故事,镌刻十分生动。用放大镜观察古琴邮票背景图案,这些景点历历在目、清晰可见。 这枚古琴邮票右侧,被主图古琴档住了--部分的背景文字,是什么内容呢?虽然这段文字有部分被主图遮盖,不完整,但是,由于笔者三次造访过古琴台,所以,对其内容仍然能 辨认和解读。原来,这段文字是清朝道光六年(1826年)正月,岭南诗人宋湘束竹叶蘸墨书写的琴台题壁诗,原文为:噫噫乎!伯牙之琴,何以忽在高山 之高,忽在流水之深。不传此曲愁人心。噫噫乎!子期知音,何以知在高山之高,知在流水之深。古无文字直至今。是耶?非耶?相逢在此,万古高山,千秋流水, 壁上题诗,吾去唉。该诗书法洒脱,笔姿苍劲,有笔飞墨舞之势;董必武、叶剑英同志当年到此参观之后,均索取过宋湘题字石刻的拓本。由于邮票票面太小,加上主图的遮挡,这首诗没有表现完整,只显示出“………高山之高,忽在流水之深。不传此曲愁人心。噫噫乎!子期知音,何以知在高山之高………”。开始一字为字,最后一字也为字,显示了这首诗文的主要内容。

扩展阅读: 袁世凯银元价格 奥运钞 北洋造光绪元宝 钱币收藏价格表 邮票价格查询

分享到:
鉴定估价服务

联系人

电  话

微  信

Q  Q

:潘经理(1)
:13718125151
:13718125151
:598548268

联系人

电  话

:石经理(2)
:15001095151

购物首页 | 关于我们 | 招贤纳士 | 业务联系 | 版权声明

公司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德胜置业大厦1号写字楼1011室

版权所有:点购收藏网 Copyright © 2006-2019 京ICP证100771号 京ICP备1200416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61